天博体育android 首页 天博体育android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 天博体育android > 产品展示 >

以学生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,点燃他们的生命之火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1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很多学校可能都曾走过这样一个高耗低效的阶段:怕学生学不会、考不好,怕学生家长不满意、社会不认可。精神上高度紧张,工作中加班加点,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满堂讲、满堂练,把知识掰碎了、揉细了甚至嚼烂了喂给学生。这种教学模式下,教师心力交瘁,学生疲于应付。虽然高考成绩连年攀升,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超脱和释然。

2005年,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,钱老发出了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汗颜的“钱学森之问”——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?”

从高校反馈回的信息同样让我们感到沉重——作为优秀生源输送基地,我们与许多高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交流机制。大学反馈的信息显示:学生进入大学后,主动学习意愿不强;探究、钻研能力缺失,学习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层面,基本谈不上知识的延伸和拓展,更谈不上创造性的知识运用。

同时,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同样让我们无法乐观——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的多,主动动脑思考的少;盲从的多,目标明确的少;主动性、积极性缺失,课堂效率低下,学习效益低。

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感到刺痛,感到困惑、委屈,也鞭策着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。我们调查、统计得出的数据显示:“课堂教学中70%的知识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”。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:传统的“知识传授式”教学,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,无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挖掘,教师的大讲大练剥夺了学生参与学习、思考、探究的机会,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。而这种满堂讲,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是最简单、最省事、最不费劲的,体现的恰恰是教师的惰性。并且教师的惰性还“培养”了学生的惰性——老师讲什么我学什么,老师让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。更严重的是,这种教学模式,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想象、创造的冲动。

反思中我们认识到:教育不仅仅是知识、技能的传递,而更应该是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。具体来说,就是思维方式、创新意识的培育,是在实践中拓展知识能力、运用知识推动文明进步能力的培育。教育教学必须回归本质,必须体现对生命主体的尊重,唤醒学生主体意识,激活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更好成长、发展的原动力,促进学生主动思考、探究,掌握、运用并拓展知识。

学习成为学生的需求。传统的“知识传授”式教学,学生学习更多的是被动接受。而自主学习教学范式由“知识传授型”转向“知识建构型”,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。这一范式下,学生角色转变为课前主动学习者、课中体验学习者和课后回归学习者,学生调动认知、情感、意志等多种要素,通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,主动进行知识建构,学习变得更加有效。

管理成为自觉行为。自主管理过程中,学生主体意识被唤醒,由以往的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,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。学生在自我管理、自我评价过程中,逐步成为自主地、能动地、创造地进行认知和实践的主体,从而获得全面、和谐、自由地发展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